在学园十年的从业过程中,依托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与各领域专家的支持,不断深耕教育与设计,率先提出校园文化建设“四项基本原则”,经过不断实践与优化,如今已趋于完善,成为大多数学校与教育机构认可的文化建设评价标准。
学园观点:
遵循四项原则,打造儿童友好型校园
校园的面貌必然是由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内生文化外显而成的,包含了办学者的初心情怀,以及他们对教育的理解、对自己学校文化的感悟。我们的设计专家在工作过程中与办学者共情,通过空间设计与美学建构的手法去表达他们心中的教育愿景,这就是校园文化设计的定义。
学校的文化是没有优劣对比的,其文化表达却有高下之分。学园公司提出校园文化建设“四项基本原则”,正是为了构建一个人所共识的评价体系,帮助学校具备校园文化的鉴赏能力,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,促进这一高度细分的领域能更有序、健康地发展。
四项基本原则
教育性 / 艺术性 / 独特性 / 科学性
1、教育性
教育性,是指校园文化设计要以符合学校的育人需求,能实现帮助学校实现“环境即课程”的目标,让师生有所收获、有所感悟。
在儿童友好型校园的场景中,则是把教育以孩子看得懂、记得住、喜欢学的形式表达出来。
譬如书吧,我们可以打造成森林主题、海洋主题、科技主题、经典国学主题等,让学生并不只有单调的阅读,更能沉浸于环境中,让富有趣味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。
2、艺术性
艺术性,是指校园文化应通过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营造环境,能通过精致的环境传递情感,传递美感,感动人心,营造一个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校园环境。
在校园文化1.0、2.0的时代,由于风气所限,校园的面貌是功能远远大于美观的,这导致了许多问题,如同质化、僵硬化、浅薄化等。如今随着更先进教育理论的引入,这种情况正在加速转变。
以常见的宣传栏举例,从过去的冷冰冰毫无特点,到如今从色调到设计元素皆有文化、有故事、有主旨,这就使美观与功能取得了平衡,体现出唯物主义艺术观的气质。
3、独特性
独特性,是指校园文化应结合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,运用现代室内空间营造手法,建造只为这一所学校的师生而设的心灵栖息处。
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逐渐兴起,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停,办学者们对学校的“个性”越发看重,对校园面貌的要求不但要美观、实用、安全,更要有专属的、高辨识度的东西,让人一见难忘。
能达到这种要求的,以文化石与主雕塑最为常见,能通过文字或图腾简洁直观地表达办学思想或文化主题,给予学生强印象,是最具性价比的建设方案。
4、科学性
科学性,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求美观实用,更要在设计上紧跟现代社会发展,兼顾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,符合生态规律。
科学性涵盖了校园建设所必须的多种原则,如人性化、安全、可持续等,不仅是以符合科学性的手法打造环境,更是要在环境中体现科学精神的育人价值。
如劳动教育基地,不仅要还原现实劳动场景,还要渗透劳动安全知识,更要展示劳动文化,培养劳动精神。
如主题园区及功能场馆,与师生互动性最强,与学校文化主题、学科的关联最为紧密,设计师会考虑场景中的物件如何给予人反馈。坐凳、凉亭、顶棚等休闲元素,浮雕、书架、讲坛等教育元素,景观小品等文化元素,要在空间里有机地布局,才能符合师生的生活习惯,给予教学活动最大便利。
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上,思考没有尽头,创意也没有边界。学园公司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,在全国各地打造了超过50所文化标杆校。
对于我们而言,所谓“未来学校”、“儿童友好型校园”,其实应该是我们设计的每一所校园。哪怕是传统风格、现代风格,都以面向未来的思维去设计,去体现“教育是为未来而设”的思想。